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年6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宣传口号“人人享有安全血液”,旨在全球范围强调血液安全和公平可及的重要性,号召各成员国进一步建立完善血液安全保障制度,也号召更多民众参与无偿献血,共同提升整个社会的血液安全和可及水平。
我国无偿献血人次数保持连续20年增长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说,我国《献血法》实施以来,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立无偿献血制度,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自公民自愿无偿捐献。我国无偿献血人次数保持连续20年增长。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约30万,年达到近万。年全国采血总量不足万单位,年达到2余万单位,增长超过4倍。无偿献血人次和采集量的稳步增长从源头上保障血液的安全供应水平。同时,不断完善血液质量控制系统,保障血液全程质控。全面落实血液核酸检测策略,有效缩短人类免疫缺陷病*(HIV)、乙型肝炎病*、丙型肝炎病*的检测“窗口期”,基本阻断HIV等重点传染病经输血途径传播,血液强调“从血管到血管”管理。
截至年底,我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个,中心血库99个,采血点个,建成以血液中心、中心血站为主体,边远县级中心血库为补充,覆盖城乡、运行高效的血站服务体系。在血液分配方面,不断加大对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保障力度。据统计,年以来,连续三年全国所有采集血液中约50%供应至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
北京自采无偿献血增长率全国第一
据介绍,年,北京市共采集供应血液71.2万单位,自采无偿献血增长率13.1%,位居全国第一。年春节前后,共采集血液单位,同比增长34.1%。
年2月10日,北京在全国率先取消互助献血,血液供需矛盾凸显。为做好首都临床用血保障工作,北京市建立起采供血机构和29医院参与的信息监测和工作调度机制,精准掌控全市每种血型的血液采集、供应、库存和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用血情况,及时研判形势,加强工作调度,协调解决问题,做好群众投诉和舆情应对,保障了全市血液供应总体平衡和重点人群用血需求。(央视记者牟媞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