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免疫耐受的概念被引入以后,乙肝病*携带者的发病因素被广泛认知为免疫耐受被打破。不过,乙肝病*携带者的发病因素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心,到如今,对乙肝病*携带者的发病机制了解的依然不够全面。乙肝病*感染人体后,为什么会产生免疫耐受,这种免疫耐受的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多久会被打破?虽然有些因素被逐渐揭示,但还未有明确定论。
乙肝病*携带者多久会发展为乙肝患者有人说,乙肝病*携带者发病是因为免疫系统逐渐完善,免疫力逐渐提升,导致免疫系统对乙肝病*展开全面清理而导致。从这个观点来看,体内的免疫力增强,反而会导致乙肝发病,乙肝发病似乎也成了必然。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综合免疫力非常好的乙肝病*感染者,并没有发病,而且并非所有乙肝病*感染者均会发病。
有人认为,乙肝病*携带者的发病与免疫力的减弱有关。该观点表明,免疫力减弱,会导致乙肝病*的大量复制,此时会惊动免疫系统开始识别乙肝病*,而与乙肝病*开展斗争,进而导致肝功能损伤。然而,这种观点也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一部分免疫缺陷者,虽然感染了乙肝病*,但是乙肝病*并非不停的复制,乙肝甚至终身不发病。
所以,乙肝病*携带者发病与否,虽然与免疫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与免疫能力的强弱无直接关系,而与免疫系统是否开始识别乙肝病*有关。有一种观点认知比较合理。乙肝病*是一群伪装者,如果入侵人体时,免疫系统不够完善,那么这一群伪装者并不会被完全清除,有幸存活者就持续潜伏下来,且寻找时机发展“下线“(病*复制和感染),随着潜伏的时间越长,乙肝病*掌握的重要信息越多,乙肝病*自身也就越安全。反之,如果这群伪装者入侵人体后,人体免疫已经有非常强的识别能力,就会迅速对这群伪装者进行剿杀,完全清除,不让其有靠近“核心机密”的机会。
乙肝病*携带者发病与什么有关这样说来,乙肝病*感染是否慢性化,与乙肝病*感染人体时,人体的免疫识别能力有明确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在胎儿时期、婴幼儿时期(0-5)岁,感染乙肝病*慢性化概率较大,而5岁以后感染乙肝病*很少出现慢性化。那么,对于感染乙肝病*慢性化之后,为什么有些会导致免疫系统重新识别,而导致发病呢?既然潜伏下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免疫系统重新识破他们的身份呢?
正常情况下,潜伏起来的乙肝病*,并不会对肝脏细胞造成破坏,只是类似于“殖民”的方式,在肝脏组织中不断的复制。当有一些因素,导致肝细胞明显受损时,肝脏的修复机制会全面排查问题的根源,进而开展肝脏细胞的修复。也就是在这个排查过程中,重新启动了甄别机制,发现被感染的肝脏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之处,进而开展对乙肝病*不同程度的攻击。发起攻击的时候,发现被乙肝病*整合的肝脏细胞与乙肝病*已经无法区分,只有将整个肝脏细胞清除掉,导致了更为严重的肝炎发生。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乙肝病*携带者发病,多数并非是乙肝病*自身因素导致。而是,其他因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激发了整个肝脏的自我修复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导致了免疫系统开始识别乙肝病*,展开大规模清理。所以,一些不利于肝脏健康,容易导致明显肝脏炎症发生的行为,是增加乙肝发病率的关键因素。在乙肝发病之前,已经有轻微的肝脏炎症作为“启动因子”。
乙肝病*携带者可终身不发病临床上,乙肝病*携带者发病的集中年龄阶段为30岁-45岁,由于这个阶段免疫系统成熟,其较多人开始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在此阶段酒精摄入量远超其他年龄阶段,该年龄段的生活压力较30岁之前重了很多,熬夜等打破生物钟的行为增多,该阶段的负面情绪、发火行为要比30岁之前以及45岁之后多出许多。所以,30岁-45岁年龄阶段的慢乙肝病*携带者要尤其注意生活习惯。在此阶段,不做伤害肝脏的行为,保持好良好的情绪,体内的乙肝病*会得到缓慢清理,多可保持终身不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