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中,“HBVDNA降得越低越好”的治疗目标,近年来国内外权威指南纷纷调整一线治疗推荐,推荐丙酚替诺福韦(TAF)等多种强效低耐药药物[1-2]。凭借良好的抗病*效果和骨肾安全性,TAF获得我国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青睐。
在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TAF治疗CHB的两项核心临床III期研究——研究5年随访数据公布[3],TAF维持了此前持续强效抗病*、骨肾安全性良好的整体表现,为其在我国CHB治疗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提供了力证。
研究和研究均为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本次分析共纳入名CHB患者(纳入标准为:HBVDNA≥IU/mL,男性ALT60U/L,女性ALT38U/L,eGFRCG≥50mL/min,近期影像学检查无肝细胞癌(HCC)证据),入组患者按2:1比例分入TAF组(n=)或TDF组(n=),其中TDF组患者例在第96周、例在第周后开放标签,换用TAF治疗(见图1)。
图1.研究整体设计
不同治疗组患者整体基线特征如图2所示,可看出研究入组患者有着同时覆盖初治及经治患者(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患者约占25%)、亚裔比例较高(TAF组中比例79%)、病*载量均值高(平均值为7log10IU/mL)和ALT水平高(96%患者ALT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ULN一倍以上)的特点。
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扩大CHB患者启动治疗的适应证,将HBVDNA阳性、ALT持续异常(ALTULN)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ALT升高的慢性HBV携带者纳入抗病*治疗范围,研究人群整体特征与这一适应证对应患者群体相似。
图2.研究患者基线特征
两项研究5年分析时的有效性终点为治疗周的病*学抑制率(定义病*抑制为HBVDNA29IU/mL),其他有效性终点则包括研究过程中持续评估的ALT复常率、血清学应答、肝纤维化变化、基因型耐药等指标。研究的安全性终点包括不良事件(AEs),LDL-C、淀粉酶升高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以及各项骨肾安全性标志物的变化。
在有效性终点方面,TAF治疗组的5年病*学抑制率为93%,TDF换用TAF治疗2年或3年的患者病*学抑制率分别为96%和92%,TAF治疗均实现并维持相似的高病*学抑制率。
图3.研究病*学抑制状况
按照年AASLD最新ALT正常标准(男性患者≤35U/L,女性患者≤25U/L)评价,TAF治疗组、换用TAF两年/三年的三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76%、76%和74%,提示ALT治疗可维持CHB患者较高的ALT复常率。
AASLD年会同期公布了研究一项亚组分析,该分析共纳入名CHB患者,评估患者基线HBVDNA载量对治疗过程中ALT复常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TAF组患者的ALT复常率不受基线HBVDNA载量影响,且对基线低、中、高病*载量患者,TAF治疗的ALT复常率均高于TDF(见图4)[4]。
图4.研究中基线病*载量不同患者的ALT复常比例
血清学应答方面,TAF或TDF治疗患者5年内的HBsAg消失率均较低(共5例),但HBeAg消失/血清学转换率逐年增加(见图5),FibroTest检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的肝纤维化维持稳定或有所改善,肝纤维化加重比例约为10%。5年分析报告的随访周期间,未观察到基因型耐药(表型耐药结果待定),TAF治疗相关耐药的发生率仍然为0。
图5.研究的HBeag消失/血清学转换情况
在治疗安全性方面,三个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发生率接近,3-4级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因不良事件停药患者不足1%。肾脏安全性指标显示,TAF治疗5年后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G)仅有轻微下降,且TDF经治患者换用TAF治疗后,eGFRCG(见图6)及β2微球蛋白:尿肌酐值(β2M:Cr)等近端肾小管标志物水平,均较换用TAF前有所上升,提示TAF治疗较好的肾脏安全性。
图6.研究中患者eGFRCG变化状况
而在骨安全性方面,TAF治疗组的髋/脊柱骨密度相对保持稳定,TDF经治患者换用TAF后,髋/脊柱骨密度平均百分比增加(见图7),提示换用TAF可能改善TDF治疗导致的骨流失。综合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发生率和骨肾安全性数据,TAF在强效抑制病*、耐药仍然为0的基础上,安全性也令人满意。
图7.研究中患者髋/脊柱骨密度治疗5年间变化情况
总结
研究的5年分析数据,实现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双优,为TAF长期使用提供了重要循证医学证据。而AASLD年会上公布的多项真实世界研究[5-6],也反映出TAF作为目前国内外指南力推荐治疗用药,已经开始全方位深入CHB治疗,用于情况不同的各种实战环境,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反映TAF优势的临床应用数据。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3(1):后插9-后插32.
2.TerraultNA,LokASF,McMahonBJ,etal.Updateonprevention,diagnosis,andtreatmentofchronichepatitisB:AASLDhepatitisBguidance[J].Hepatology,,67(4):-.
3.ChanHL,etal.AASLD.Abstract.
4.LimY-S,etal.AASLD.Abstract.
5.ZhangYQ,etal.AASLD.Abstract.
6.ZhangYQ,etal.AASLD.Abstract.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