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六十的陈先生最近在通大附院肝胆外科接受了小肝癌微创手术切除后,顺利地康复出院了。陈先生于十五年前因单位体检时B超提示“慢性肝病、脾轻度肿大”而来到附院感染科门诊就诊,进一步检查显示“乙肝小三阳”和“乙肝病*(HBV)核酸定量较高”,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他接受感染科医生的建议立即开始进行抗乙肝病*治疗。经过十余年的抗乙肝病*治疗后,三年前他获得了“临床治愈”。然而,一月前的常规复查时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有一个约2厘米的占位性病变,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虽然陈先生幸运的逃过了“一劫”,但仍然非常的郁闷:我的慢乙肝不是好了吗,怎么还得了肝癌呢?
陈先生的病情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一项对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例实现了HBsAg血清学清除)的资料荟萃分析表明:HBsAg血清学清除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细胞癌发生率为1.86%,明显低于HBsAg仍然阳性的慢乙肝人群(6.56%)。
慢性HBV感染的临床治愈也称为功能性治愈,是指慢性HBV感染者经过抗病*治疗或自身免疫而实现“乙肝病*核酸(HBVDNA)检测不到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证实:(1)慢性HBV感染者体内的HBVDNA水平与肝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2)降低体内HBVDNA水平、尤其是实现了慢性HBV感染的临床治愈,可以大大的降低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那么,为什么慢性HBV感染临床治愈了还会患肝癌?今天,我和朋友们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HBV导致肝细胞癌的机制。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有
01HBx蛋白(HBx):HBx是由HBV基因的X开放读码区编码产生的一个17KD蛋白质,可通过调控肝细胞内的非编码RNA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并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肝癌的侵袭和转移。
02HBV基因整合:HBV基因容易整合在宿主肝细胞基因,可能改变细胞死亡负调控、转录调控、发育分化及肿瘤相关通路相关等功能,还可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截短蛋白。有研究发现,在每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5×肝细胞中,约有5×肝细胞有HBVDNA整合。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研究显示:在感染HBV后第6天即可检测到每--0肝细胞至少有1个发生HBVDNA整合;HBVDNA整合随感染HBV时间延长而增多。有报道,从7例HBsAg清除后发生肝细胞癌的慢性HBV感染者的10份肝组织标本中发现有8份(80%)存在HBVDNA整合,其中7份癌组织中有5份(71.4%)检测到HBVDNA整合。03炎症损伤:在长期的慢性HBV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系统对HBV清除而产生的持续或反复的肝脏炎症损伤,不仅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同时也促进了肝细胞癌的发生。
其次,我们要知道,从正常细胞突变至形成癌细胞、癌细胞增殖直至形成可通过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或/和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肿瘤组织,恶性肿瘤的形成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由此可见,慢性HBV感染过程的任何时段都有可能产生肝细胞癌变,这种癌变很可能在HBsAg清除后才出现临床表现而被发现和诊断。友情提醒
因此,友情提醒各位慢性HBV感染者:尽早进行抗乙肝病*治疗是减少或防止肝细胞癌发生的最重要的措施;但是,获得慢性HBV感染“临床治愈”后,仍要警惕肝细胞癌的发生,医院专科复查。
"1.庄辉.慢性HBV感染者HBsAg血清学清除后为什么还发生肝细胞癌?[J].临床肝胆病杂志,,38(2):-.
2.ChenCJ.Risk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acrossabiologicalgradientofserumhepatitisBvirusDNAlevel[J].JAMA,,(1):65-73.
3.邵一鸣,苏力德,郝睿,等.乙型肝炎病*诱发肝细胞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50(1):-.
4.颜永聪,温凯,毛凯,等.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J].临床肝胆病杂志,,36(10):-
5.KuangXJ,JiaRR,HuoRR,etal.Systematicreviewofriskfactors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afterhepatitisBsurfaceantigenseroclearance[J].JViralHepat,,25(9):-.
"文字│邰伯*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季璇审稿│张彬范春霖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