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会传染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经方名医胡希恕辨治无黄疸型肝炎的5个方证
TUhjnbcbe - 2021/7/12 9:05:00

《灵枢?五邪》篇有“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华”的记载,颇似对无*疸肝炎的证治论述。经方名医胡希恕胡老治肝炎,即宗其义,确有良验。

胡老认为:前段是论其证,后段是论其治。基于这种论述,则肝病之治,可归纳为三点:即疏肝、和胃、祛瘀。肝之为病,则气郁而血瘀,治疗既宜疏肝又须祛瘀。胃为生之本,肝病每使胃不和,治宜和之,和者当重视其胃气,不可使胃气有伤。胃气衰者,病必不除,胃气败则死。因此疏肝,祛瘀、和胃三者,为治肝病之原则大法。

不过胡老特别强调:具体证治,还须细辨方证,他一再指出:“方证者,方药的适应证,此本出自仲景书,为用经方的准则。例如柴胡方证均有疏肝作用,然各有一定的适应证,用得其反,不但无效,而且有害。”无*疸型肝炎的证治,有着很多相对应的方证,临床必须细辨。常见的方证有以下5个:

1.柴胡桂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胸满胁痛,渴而不呕,身倦乏力,下肢痠软,或肩背痛,或腰痛,或头晕,大便常干,苔白,脉弦细。

药用:柴胡24g,*芩10g,花粉12g,牡蛎10g,桂枝10g,干姜6g,白芍18g,当归10g,川芍10g,丹参30g,茯苓12g,苍术10g,泽泻18g,炙甘草10g,茵陈20g。

加减法:若上证见肝区痛剧者,加王不留行10g;口舌干燥而烦渴不已者,加生石膏45g;肝功能已正常,而证犹不了了者,上方去丹参、茵陈。

2.柴胡当归芍药茯苓饮方证:胸胁苦满,心下逆满,恶心,噫气,甚则吞酸、胃痛、不能食,大便时溏,苔白腻,脉弦细。

药用:柴胡24g,*参10g,半夏12g,*芩10g,枳实10g,陈皮30g,生姜10g,白芍18g,当归10g,川芍10g,茯苓12g,苍术10g,泽泻18g,丹参30g,茵陈18g,大枣4枚炙,甘草10g。

加减法:同上方。

3.柴胡丹参茵陈甘草汤方证:食欲不佳,无明显不适,但肝功能不正常。小儿肝炎多见本方证。

药用:柴胡24g,*参10g,半夏12g,*芩10g,丹参30g,茵陈20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10g。

4.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方证:胸胁及心下满,时有眩悸,肝区隐隐痛,不呕不渴,腹胀或痛,小便不利而大便溏,苔薄白,脉弦。

药用:柴胡12g,枳实12g,白芍18g,当归10g,川芍10g,茯苓12g,苍术10g,泽泻18g,炙甘草10g。

加减法:肝区痛加王不留行10g;肝功能不正常加丹参30g,茵陈20g。

5.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胸胁苦满,心下急,微烦欲呕,肝区痛剧,GPT偏高,舌苔*,大便干燥。

药用:柴胡24g,半夏12g,*芩10g,枳实10g,白芍10g,桂枝10g,桃仁10g,丹皮10g,茯苓10g,生姜10g,大枣4枚,茵陈18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方名医胡希恕辨治无黄疸型肝炎的5个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