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性肝炎有几种类型?病*性肝炎是如何传播的?目前世界和我国病*性肝炎的流行情况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病*性肝炎的防控?年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走入第二教学楼,与同学们分享他对病*性肝炎的认识与见解。
教师简介
庄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免疫控制乙型肝炎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庄辉院士首先跟大家总结回顾了几类可能导致肝炎的病因,并强调了病*性肝炎在所有疾病转归和结局的重要性。
关于病*性肝炎的命名规则,是按照发现早晚顺序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等五种类型。病*性肝炎主要有经血传播(乙、丙、丁型)和经粪口传播(甲、戊型)两种方式。
甲型肝炎:可防可自愈,不发展成慢性
年,由于人们食用不洁毛蚶,曾在上海引发了甲肝疫情,这场爆发的疫情中有30万人发病。
在那之后的三十年(-年),随着年批准甲肝减*活疫苗、年甲肝灭活疫苗和年甲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标志性里程碑事件,我国甲肝报告发病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甲肝病例数维持在1.9万人左右。
乙型肝炎:可防可控
作为肝炎病*中唯一的DNA病*,乙型肝炎病*感染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乙型肝炎病*感染进程为肝炎-肝硬化-肝癌。
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共同剃须刀等传播、经血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等,但诸如共同进餐、握手、拥抱、共用厕所等日常生活接触方式和蚊虫叮咬不会造成传播。
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已降至中流行区水平(万),乙肝相关肝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7.5/10万。根据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显示,我国HBsAg携带者占全球的30%,位居全球HBsAg携带者人数最多的前21个国家和地区之首。
有鉴于此,年起我国启动国家乙肝防治重大专项,每四年为一个周期,我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也在不断完善。同时,消除乙肝歧视也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
现行乙型肝炎抗病*药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两种,但同样存在着“乙型肝炎抗病*药不能完全清除病*,无法彻底治愈乙型肝炎”的问题,是因为目前国际上功能性治愈乙肝的判断标准是HBsAg消失,HBVDNA检测不到,转氨酶ALT正常。但由于技术原因,病*水平最低检测限仅为10%,病*持续低水平,在难以彻底治愈的情况下停药后可复发。
有鉴于此,我国颁布《年版中国乙肝防治指南》实行比国外更为严格的标准,即当ALT指标不正常,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就需考虑乙肝的可能,力求做到“90%发现,80%治疗”的理想状态。
丙型肝炎:可防可治愈
年10月5日,哈维·阿尔特(HarveyJ.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以及查尔斯·赖斯(CharlesM.Rice)因发现丙肝病*(HCV)获得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丙型肝炎病*是一种血液传播病*,最常见感染方式包括不安全的医疗操作和性传播等。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与乙肝一样,它也会造成肝硬化或者肝癌,威胁众多感染者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有1.3亿至1.5亿人患有慢性丙肝感染,每年有35万至50万人死于与丙肝相关的肝脏疾病。而我国估计约有万丙肝患者,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丙型肝炎主要防治策略是预防经血传播。现行抗病*药物能彻底治愈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可防可控
丁型肝炎病*被誉为“披着羊皮的狼”,丁型肝炎病*感染常常合并乙型肝炎病*感染,且HDV/HBV合并感染后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高于HBV单独感染。
戊型肝炎:可防可治
作为人畜共患的肝炎病*,戊型肝炎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已明确的传染源包括鹿、猪等哺乳动物。
自年,中国*地区曾有数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报告。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较高。
但令人欣喜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基因工程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是由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研制的。
最后,庄辉院士对当下病*性肝炎的治疗与预防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消除病*性肝炎5项关键干预指标,包括安全注射、减少危害、乙肝诊断、丙肝诊断、乙肝治疗、丙肝治疗等。庄辉院士总结到,目前病*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但主要是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缘故,如果重视防控,有望提早实现年消除病*性肝炎目标。
往期回顾
师说|正确认知中医药:复杂性疾病与中医药
师说
走进影视作品中“常见的绝症”——听张晓辉教授聊聊白血病
师说
何为呼吸困难?为何呼吸困难?李海潮教授告诉你
师说
战胜“无声杀手”!听吴立玲教授从高血压说起
撰文|王秋鹏
编辑
王秋鹏
指导老师
庄辉许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