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二胎*策的到来,医院的产科忙起来了,我们肝病科也忙起来,为啥?经常有乙肝病人来咨询“能不能生小孩”?“怎样生个健康宝宝”?
目前在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慢性乙肝病*感染率仍然较高,在这些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育龄期妇女。慢性乙肝病*感染的育龄期女性是乙肝病*垂直传播的重要传染来源。如果没有做妊娠干预,出生于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高达90%将成为慢性HBV感染。乙肝病*垂直传播一般有以下三个途经:
宫内感染:胎儿在分娩前在母亲的子宫内即被HBV所感染
产时感染:母亲生产过程中,婴儿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或体液而被感染。
产后感染:出生后母儿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中的传播。
一、根据孕妇情况个体化治疗阻断。
乙肝病*量(HBVDNA)水平是影响HBV母婴传播的最关键因素。乙肝病*量水平较高(U/ml)母亲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近年有研究显示,对这部分母亲在妊娠中后期应用抗病*药物,可使孕妇产前血清中乙肝病*量水平降低,提高新生儿的母婴阻断成功率。在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可对乙肝病*量高水平孕妇给予抗病*药物,以提高新生儿的乙肝病*母婴传播的阻断率。
(一)高病*载量免疫耐受期孕妇
对这些耐受期孕妇搞病*主在要是为了降低婴儿感染HBV风险。
孕妇如果HBVDNA大于2×IU/mL,有HBsAg阳性家族史,既往小孩感染HBV。就必须用抗病*治疗,方法是在
妊娠24-28周起抗病*治疗(母婴阻断),产后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
(二)妊娠期慢性乙肝活动达到抗病*治疗指征者
主要目的是控制肝炎活动,阻断母婴传播。也就是说,子乙肝孕妇如果转氨酶大于两倍正常值上限(ALT轻度升高者可密切观察)者,在妊娠二、三期抗病*治疗(B类药),妊娠第一期原则上不抗病*治疗(易引起胎儿畸形等,视病情轻重而用)。产后母亲继续抗病*治疗。
(三)肝炎活动患者妊娠
主要是为了控制肝炎活动获得妊娠,可以使用B类抗病*药物(替比夫定、替诺福韦)治疗。
(四)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治疗过程中妊娠
也是为了控制肝炎活动获得妊娠,可以继续使用或改用B类抗病*药物(替比夫定、替诺福韦)治疗。
二、产后处理
根据中国年乙肝诊治指南要求,免疫耐受期患者使用抗病*治疗用于阻断母婴传播,产后可停药观察,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妊娠前或妊娠中肝炎活动者,产后不宜停药,按普通患者治疗随访,服药期间不建议母乳喂养。
如果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三、喜讯
医院的肝病门诊都开始注意到抗病*阻断母婴传播的重要性。医院门诊对孕妇开展抗病*干预,出生婴儿随访至1岁时,全部名婴儿HBsAg及HBVDNA均为阴性,母婴阻断成功率为%(/),先天性畸形率为0.%(2/),1岁龄婴儿的平均体重高于标准值,但是随访至2-5岁的婴幼儿体重与标准值无差异。
推荐阅读:
十招教你避免肝脏遭受损害!(肝病经验教训系列之十三)
潮州俗语隐藏的医学知识(6):三九乱穿衣!(附送三幅重阳字帖,先抢先有!)
我为什么说中医好(8):中草药,造就了全球顶尖抗疟药和强心药,也造就了全球顶尖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重磅推出《中国人,你为什么不长寿?》,一本胶已人写的养生全书!请不要错过!
患食道癌父亲抗癌三十年启示录(医昭夜谈癌症并不可怕之二强烈推荐)
医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