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用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实践中,育龄妇女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妊娠并不少见,主要见于未采取严格避孕措施而意外妊娠。
此时,患者常常会为孩子是否能正常发育,乙型肝炎病*是否会传染给孩子,自己整个妊娠期能否安全等诸多问题所困扰。
1核苷(酸)类似物的妊娠安全性如何?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根据妊娠期药物的安全程度,把药物分为A、B、C、D、X五类。
妊娠A级是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均未发现对胎儿有损害,这样的药物是最好的;B级表示动物实验证实对胚胎没有危害,但临床研究未能证实或无临床验证资料;C级就是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胚胎有致畸或杀胚胎作用,但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实;D级就是有问题了,临床有资料已经证实对胎儿有危害;X级则是已经证实对胎儿有危害,妊娠期禁用的药物。
目前上市的核苷(酸)类抗乙型肝炎病*药物中,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酯属于妊娠B类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属于妊娠C类药物,而干扰素属于妊娠X类药物。
尽管拉米夫定是妊娠C级药,但临床研究证实,孕妇应用拉米夫定之后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同时,大量研究均表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酯对于妊娠期患者的安全性良好。
2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期间意外妊娠怎么办?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期间意外妊娠者,应该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以确定是否终止妊娠。
对于坚持要继续妊娠的孕妇患者,可以考虑在加强观察的基础上继续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酯治疗,或由正在使用的其他核苷(酸)类似物改为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酯治疗。
由于终止核苷类似物治疗可能出现病*反跳,导致病情复发甚至加重,所以不应该终止抗病*药物治疗。对于男性患者而言,使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酯期间配偶受孕的,可选择继续妊娠。
3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妊娠期间出现了肝炎发作了怎么办?
使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抗病*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如在妊娠期间发生耐药,甚至出现肝炎发作的情况也是有的,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治疗,不可随意停药。
如果是ALT正常,只是HBVDNA出现反弹,可以继续使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治疗,也可以换用其他妊娠期B级药物(如替诺福韦酯);如果ALT和HBVDNA都发生了反弹,则应立即换用其他妊娠期B级药物(如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加用保肝药物治疗。
母婴垂直传播是高流行地区乙型肝炎病*传播的主要方式,目前推荐的阻断母婴传播方法是在婴儿出生后尽早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或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单位,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微克,在第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效果。
虽然剖宫产分娩可能会减少胎儿接触HBV的机会,但是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俞娩方式并不能降低HBV阻断失败率或宫内感染率,目前的母婴阻断措施可成功阻断产时感染。
母亲HBeAg阳性,且HBVDNA≥拷贝/ml,母乳喂养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如选择母乳喂养建议定期监测抗-HBs水平;如果母亲正在服用对婴儿安全性不能确定的治疗药物,或母亲乳头皲裂、渗血,亦或母亲肝功能异常者,新生儿口腔溃疡、黏膜损伤,则建议停止母乳喂养。
总之,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妈妈,不要过度担心,应该在妇产科和感染科医生的指导下,充分分析利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完全可以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