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先看几则新闻:
近年来,有关“家族多人患肝癌”的新闻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为何肝癌会出现家族聚集现象?难道肝癌会遗传或是会传染?
要回答这些问题,请容Dr.康先讲讲肝癌是什么。
重点信息导读: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之一,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有明显家族/家庭聚集倾向。
家族聚集性肝癌的发生可能与家族性HBV感染、共同的生活环境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要重视早期筛查、阻断病*传播等来积极预防,并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以前者最为常见。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年肝癌位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死亡率第2位。
图片来源:Pixabay
我国肝癌发病有着显著的地区分布差异性,著名的肝癌高发区有江苏启东、海门,上海崇明,浙江温州,广东顺德,福建莆田等。一些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不管在低发区或高发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均有家族/家庭聚集倾向。
Note
涨姿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年颁发的肝癌诊疗规范摘要的临床标准,家族内有肝癌者,且与其有一、二级血缘关系的亲属中超过2人以上有肝癌病史,归为家族聚集性肝癌。
正因为肝癌的家族聚集性特点,才出现了开篇那些被肝癌阴影笼罩的家族。有肝癌家族史也被归为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家族中有亲属患肝癌,你患肝癌的风险比普通人大。
为何噩运会连连降临这些家庭?
肝癌的发病与乙型肝炎病*(HBV)、丙型肝炎病*(HCV)、*曲霉*素、水质污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血吸虫病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研究显示,家族聚集性肝癌多发生在乙型肝炎病*(HBV)感染或肝硬化病变基础上。其发生可能是HBV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与有共同的生活环境亦密切相关。
家族性HBV感染
在我国,慢性病*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临床数据显示,70%家族性乙肝患者最终会按肝炎——肝硬化——肝癌3步发展。在启东通过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进行长达31年观察,发现携带者中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度(RR)为非携带者的11.7倍。国外也有研究发现,有肝癌家族史和乙型或丙型肝炎标志物的人群患肝细胞癌的风险增加70倍。
图片来源:Pixabay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携带者众多,而在家族中很容易发生乙肝交叉传染,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和婴幼儿期感染等。从小感染乙肝病*,容易造成乙肝病*携带状态,发病后发生肝硬化及肝癌的几率更大。所以,家族里有亲人患上肝癌,本人也是乙肝患者,其肝癌的发病风险会大大高于普通人群。
共同的生活环境
在同一地区,尤其是同一家族中,因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例如食用霉变食物(摄入*曲霉*素)、饮用污染水源,肝吸虫、血吸虫感染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容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根据肝癌高发区江苏启东的报道,饮池塘水的居民肝癌发病率(60-/10万),明显高于饮井水的居民(0-19/10万)。
图片来源:Pixabay
可能的遗传基因影响
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提示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多个基因组位点的多态性与肝癌的发病风险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STAT4基因rs位点,GRIK基因rs位点和KIF1B基因rs位点,在上述位点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人群患肝癌的风险会高于普通人群。但是由于肝癌的发生受病*感染、生活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而这些基因组位点的信息仅代表遗传风险,因此关于遗传因素在家族聚集性肝癌发生过程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目前尚无明确的研究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高危人群肝癌发病的年龄较低。另外,有研究发现,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就诊时,多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手术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故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图片来源:Pixabay
有肝癌家族史,我该怎么办?
#01定期筛查
中国卫计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建议以下肝癌高危人群:具有乙型肝炎病*(hepatitisB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hepatitisCvirus,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曲霉*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每隔6个月至少进行一次肝癌筛查体检。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改善预后。
#02阻断病*传播
有肝癌家族史,自身是乙肝病*携带者,应重视抗病*治疗。临床数据显示,口服抗病*药物可有效阻止肝癌发生发展。
提倡接种乙肝疫苗,对于感染乙肝病*的产妇,应在产科医生的指导下阻断母婴之间的病*传播。
图片来源:Pixabay
预防乙肝感染,还要避免不安全的注射行为,比如去小诊所洗牙、拔牙,去小店打耳洞、文身等,对于有接触到血液的操作时,应要求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等。
#03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戒烟戒酒,低脂饮食,不吃腌、熏、烤及霉变食物,不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另外,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并保证充足睡眠。
资料显示,江苏启东在实施“防治肝炎,管粮防霉,改良饮水,适量补硒”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后,肝癌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44岁以下人群下降更为明显,体现了肝癌防治的显著成效。
因此,谈癌色变不如主动防治,尤其是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通过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定期筛查,身体不适时及早就医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资料:
1.陈骋,潘楚芝,钟跃思,等.家族聚集性肝细胞肝癌患者40例临床分析.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5):-.
2.赵海月,赵广雷,赵西平.家族聚集性原发性肝癌一家系报道.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6(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版).临床肝胆病杂志,,33(8):-.
4.陈建国.中国肝癌发病趋势和一级预防.临床肝胆病杂志,,28(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