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会传染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当乙肝遇上怀孕
TUhjnbcbe - 2021/1/21 14:10:00
早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https://m-mip.39.net/pf/mipso_7508091.html
乙肝防治科普第二期

乙肝病*感染的育龄女性

最关心的问题就是

能不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这也困扰着很多家庭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

乙肝妈妈的怀孕全攻略!

1怀孕前要做的准备孕前准备

常规进行乙肝相关筛查,比如乙肝“两对半”、乙肝DNA水平、肝功能和肝脏B超检查,了解乙肝有没有活动、评估乙肝病情轻重,是否应该要开始抗病*治疗。育龄期女性,无论是乙肝病*携带者,还是慢性乙肝患者,甚至是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可以正常怀孕。但对于乙肝活动的育龄期女性均应要计划生育,在备孕前应根据肝脏功能、病*学、血清学和影像学指标,进行评估肝病严重程度及怀孕承受能力,决定抗病*治疗时机和选择合适药物。如果病情不稳定,需待病情稳定后再怀孕。

抗病*治疗期间意外怀孕,该怎么办?

对于抗病*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的患者,应根据其使用的药物对胎儿影响程度决定是否终止怀孕。其中替诺福韦酯对怀孕不影响,可继续怀孕。如果服用恩替卡韦治疗,也无需终止怀孕,但建议调整为替诺福韦酯治疗后继续怀孕。但如果是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需了解相关风险后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如若决定继续妊娠需要更换为替诺福韦治疗。如果诊断为肝硬化而且准备怀孕的患者,建议提前选用替诺福韦抗病*治疗。2怀孕期间需要做的事怀孕期间

感染乙肝病*的女性

在怀孕期间亦应定期监测

肝脏功能、乙肝DNA等指标

根据相关指标确定是否治疗及治疗目的

区分治疗妈妈还是预防传染给宝宝

对于妊娠的乙肝女性患者

我们首先得区分孕妇的乙肝病*

是处于免疫耐受期还是乙肝活动期

这是为了判断妈妈的乙肝是否要治疗

同时还应根据携带者的病*DNA复制水平高低

进行判断是否要抗病*治疗

这则是为了解决

是否预防乙肝传染给宝宝

进行乙肝母婴阻断问题

乙肝活动孕妇妊娠期间乙型肝炎活动可能导致孕妇出现肝衰竭,危及孕妇生命,特别是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同时产后出血和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还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妊娠期间乙型肝炎活动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抗病*治疗。及时的抗病*治疗既可使孕妇肝功能迅速恢复,完成足月妊娠,还可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的风险。抗病*治疗一般首选替诺福韦酯,也可应用替比夫定,疗效评价、治疗时间和停药同一般慢乙肝患者。慢性乙肝病*感染孕妇慢性乙型肝炎病*携带的孕妇,尽管无乙型肝炎活动,如果HBeAg阳性且乙肝病*DNA水平>2×IU/ml,即使宝宝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下,其感染乙肝的风险仍高。因此,在妊娠24~28周也应该进行抗病*治疗,目的主要是通过抑制乙肝病*复制,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的风险。由于担心产后立即停药会导致乙肝活动,一般会建议产后1-3月停药,不过近期有研究提示产后立即停药,也相对安全,但需密切监测。3产后需要做的事产妇的治疗管理对于患有乙肝的孕妇,无论有无接受抗病*治疗、是否产后停药,都需定期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怀孕期间接受抗病*治疗的产妇,产后没有达到停药标准,则需继续抗病*治疗,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同其他慢乙肝患者人群。如果应答效果佳,没不良反应,可按原方案继续治疗。如果应答不佳,则应该调整治疗方案。产后停药的乙肝携带者,产后1个月应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DNA,如肝功能正常,需每3个月复查一次,直至产后半年。如果出现乙肝活动,需要再次启动抗病*治疗。假如停药有风险的产妇,建议继续服用抗病*治疗至产后1-3月,然后随访。母乳喂养需要注意的事如果妈妈没有接受抗病*治疗,在宝宝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预防接种后,鼓励开始母乳喂养。如果母乳喂养期间出现乙肝活动,则和一般慢乙肝患者一样需选择抗病*治疗,同时需要停止母乳喂养。为预防母婴传播而服用抗病*药物治疗的女性患者,停药后即可母乳喂养。假如妈妈仍在服用抗病*药物,一般不建议母乳喂养,不过有研究表明,如果妈妈是服用的是替诺福韦抗病*治疗,因其在母乳中含量极低,*性有限,则可以考虑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有什么注意事项?HBsAg阳性母亲的宝宝,在出生12小时内应该尽早注射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建议在接种第3针后的1个月复查乙型肝炎病*血清学标志物,明确阻断是否成功。文字│朱雪娟图片│来源于网络编辑│季璇审稿│张彬孟雅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乙肝遇上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