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会传染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降脂疫苗进入国家医保了,他汀还用吃吗
TUhjnbcbe - 2025/3/5 18:30:00
白癜风三级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就没有能不吃药就可以控制血脂血糖血压的疫苗啥的吗?每天都是一大把药,吃得快烦死了。”陈先生一边吃药一边郁闷地跟儿子抱怨。

“听说降压降血糖的疫苗正在研究,不过降血脂的疫苗已经有了,而且已经纳入医保了。”

“真的吗?那我能不能打?是不是就不用吃药了?”

陈先生今年60岁,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平时一直靠药物来控制病情,而且陈先生一直服用他汀类药物,医生嘱咐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这让陈先生感觉很麻烦,就不自觉的跟儿子抱怨。在得知有疫苗能降血脂,便兴冲冲地去咨询医生关于降脂疫苗的事。

那么降脂疫苗究竟是什么呢?能否替代他汀类药物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降脂疫苗是什么?降血脂的效果好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疫苗”,疫苗是指给人体注射小剂量的不具备伤害力的致病物质,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类的保护物质,进而保护机体不被该类物质侵害。疫苗具有剂量小、制作成本低的特点。目前国家也在积极研发降脂降糖等慢性疾病的疫苗,但真正的降脂疫苗并没有问世。

人们现在所谓的“降脂疫苗”其实指的是PCSK9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强效降脂药。那该抑制剂的应用机制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胆固醇升高与PCSK9密切相关。PCSK9是人体1号染色体基因,其编码的蛋白是一种肝源性分泌蛋白,可以结合肝细胞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使LDLR产生内吞与降解,引起血浆LDL-胆固醇水平升高。

简单来说就是当PCSK9活跃起来,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就会上升,从而引发高脂血症。

而PCSK9抑制剂就是抑制PCSK9活跃的,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PCSK9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减少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分解,从而加强肝脏对胆固醇的分解,以达到降脂的目的。

那么,与传统降脂类药物他汀类相比,PCSK9抑制剂降脂效果如何呢?总的来说,与他汀类降脂药相比,PCSK9抑制剂更具优势。

目前他汀类药物是使用率最广的降脂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选择性抑制HMG-CoA还原酶,增加肝脏表面LDLR数量,辅助降低胆固醇。从作用机理来讲,PCSK9抑制剂针对靶点定向作用,目的性更强,自然降脂效果要优于传统他汀类药物。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PCSK9抑制剂的降脂效果与剂量给予成正比,就算常规剂量,低密度蛋白胆固醇的降低程度也在50%以上,加大剂量或者缩短周期给药,降脂效果可以达到70%,而他汀类药物就算第三代对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效果一般在50%以下,可见PCSK9抑制剂的效果。

此外,据临床研究发现,PCSK9抑制剂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有临床数据显示该药能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50%,这主要是因为PCSK9水平升高能促进炎症和氧化等病理过程,而此类药物正好抑制了PCSK9的水平,从而达到了抗炎、抗氧化的效果,因而对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而且,PCSK9抑制剂副作用较小。

众所周知,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造成肝脏、肌肉、肾脏或者糖代谢异常,其中肝脏损伤最为常见。而文章开头医生让陈先生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原因就在此。

而PCSK9抑制剂目前国内使用的只有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副作用有类似感冒或者流感的症状,注射部位反应,或者背部疼痛,不过这些副作用非常轻微,也不会引起转氨酶的升高,对肝肾的不良影响也较小。就此而言,PCSK9抑制剂确实是值得选择的降脂药物。

讲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说既然PCSK9抑制剂有这么多的优势,是不是就可以停掉他汀类药物,直接用PCSK9抑制剂来代替呢?

降脂疫苗PCSK9抑制剂能否代替他汀类药物?

PCSK9抑制剂在目前临床研究中确实比他汀类药物更加安全,用药方式也更加便捷,但是如果说直接替代他汀类药物,现在还为时尚早。

在年1月1日,PCSK9抑制剂被正式纳入医保,但是到目前为止却没有被广泛推广和使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一个字“贵”。

PCSK9抑制剂目前主要有两种,即阿利西尤单抗和依洛尤单抗,国内只有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在未进入医保之前,该药的价格高达千元,根据用药量,一年费用下来大概要四万元,就算今年纳入医保,一针大概元左右,报销下来,保守估计全年费用也要两万余元,这对国内多数家庭而言,负担很大,因而,就费用来看,目前来说PCSK9抑制剂并非降脂药的首选。

再者就是PCSK9抑制剂普及性较低,且在临床上的使用也仅仅只有几年,安全数据的累积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的评估。目前多数药店、门诊、医院降脂类药物还是以他汀类为主,PCSK9抑制剂几乎看不到,医院也未必有,因而想要用PCSK9抑制剂来代替他汀类药物也并非易事。

况且就算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副作用的也是少数人,发生率也很低,只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总的来说,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如果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继续用药,不要盲目停药。如果出现了严重反应,或者用药效果不理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PCSK9抑制剂类药物。PCSK9抑制剂能否代替他汀类药物,具体要要视个人情况而定。

既然多数人还是服用他汀类药物,要么日常服用时有没有要注意的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服用他汀类药物要注意些什么呢?

国内多数需要降脂的患者都是服用他汀类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患者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种类,用药时间、饮食等各类事项。

他汀类药物种类很多,不同药物服用规格、使用剂量也是有差别的。首先,我们要了解他汀的药物种类,在用药时一定要留意,或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不过在用药时间上一般没有太大的限制,这得益于他汀类药物受食物影响较小,对肠胃也没有什么刺激反应。需要了解的是,人体在午夜12点是胆固醇合成的最高峰,在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能使药物发挥更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因为半衰期较长,可在一天内任意时间服用,如果忘记服药,一定要记得立即补充,若已经接近下次用药时间,则无需补用,切忌一次服用双倍剂量。

其次,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要注意转氨酶升高。虽然他汀类药物相对还是安全有效的,但是还是有小部分人群会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最好定期监测,以免出现肝肾损伤。而本身有肝炎的患者就不能使用该类药物。

另外,还要注意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他汀类药物导致肝损伤、肌肉毒性的重要因素。如果同时服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药物,会使他汀类药物浓度上升,导致不良反应的概率上升。

部分有甘油三酯大幅升高的患者需要同时服用非诺贝特和他汀,可选择在早上服用非诺贝特,晚上服用他汀,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除了用药,想要控制血脂,日常饮食也很关键

高血脂的诱发因素很多,比如:遗传、抽烟、喝酒、肥胖、不健康的饮食都可能会导致高血脂的发生,因而患者在日常生活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饮食上要多多摄入高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对血脂的控制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高膳食纤维的食物有粗粮、大豆、果蔬等。

还要减少对含脂量高的食物摄入,如油炸类食物等,此类食物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容易使脂肪附着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粘稠度,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可以多食用鱼类、豆类等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同时,高糖类食物也要少吃。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或者高糖类食物很容易造成肥胖,容易导致三高。

另外,一定要多运动,积极健身,控制体重,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对血脂的控制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写到最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上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高血压、高血脂等各种富贵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为了国人的健康,国家也在大力研发针对各种病症的疫苗。

PCSK9抑制剂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血脂疫苗,但在降脂效果上却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也给不能使用他汀药物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我们也热切地期待这类药物的推广与使用,也期待着真正针对病症的疫苗问世,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汪静,郑淑芬,钟诗龙.PCSK9抑制剂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与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03:-.

[2]王玺,杨俊杰,陈韵岱.PCSK9抑制剂在血脂管理中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03:-.

[3]卢金鑫.PCSK9抑制剂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

[4]田华.服用他汀类药物需注意什么[J].中老年保健,,02:28.

1
查看完整版本: 降脂疫苗进入国家医保了,他汀还用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