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乙肝?
乙肝即乙型病*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乙肝病*后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传播途径传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脏的炎症性改变症状。
乙型病*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感染的病原体为乙肝病*,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乙肝患者以及病*携带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体液传播以及性接触传播等。
感染乙肝病*后,根据病*的*力、病*载量、宿主的免疫力、宿主的年龄等因素影响,可以表现为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感染以及淤胆型乙型肝炎等类型。
乙型病*性肝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感染状态,严重者可以进一步进展为肝功能衰竭、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并发症。
数据调查发现,目前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感染人群达到了7%左右,有万的乙肝携带者,有万的乙肝病人。也就是说,中国潜在的估计可能有1亿左右的人口,存在乙肝病*的感染。
但是这样的人数是逐年下降的,随着目前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现在乙肝感染的发病率逐渐下降。
02乙肝的诱因
一、家庭遗传,是我国目前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母婴垂直传播,如果母亲乙肝e抗原为阳性,而且孩子没有注射乙肝疫苗,很大可能上会变成乙肝病*携带者。
二、免疫力低,某些疾病例如肾移植、性病或者血液透析的患者感染乙肝后,更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发病的急性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抵制药物治疗,会让患者容易有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肝炎。
三、幼儿期感染乙肝,会有九成变成慢性乙肝携带者,成人只有极少部分会发展成为慢性乙肝病*携带,所以幼儿其实非常容易感染乙肝病*的。
四、患有肝病患者感染,患有其他肝病例如脂肪肝、酒精肝等或者患有结核病等的携带者或者患者接触乙肝病*,更加容易被感染成为慢性肝炎,且后期的治疗效果比较差。
03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饭,真的会传染乙肝吗?医生告诉你实情
正常人群是可以和乙肝患者共同就餐的。
乙肝病*的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呼吸道传播与消化道传播并不是乙肝病*的传播方式,所以与乙肝患者共同就餐,一般是不会有感染风险的。
除了吃饭之外,与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携带者的日常接触,比如握手、接吻、面对面交流等,一般也不会有感染的风险。
如果说和乙肝病*携带者吃饭有传染的可能,是因为乙肝患者有口唇出血、牙龈出血、口腔溃烂、咽喉红肿等,这种情况可能有传染的可能。
所以,与乙肝病人正常吃饭的情况下,是不会被传染的,但是口腔内有破损的时候可能被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