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会传染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丙型肝炎沉默的杀手 [复制链接]

1#

61岁的张女士最近感到乏力、腹胀,并发现双下肢水肿,休息几天没有改善,在家人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为肝硬化,而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是感染了丙型肝炎。

张女士不明白,之前自己并没有感觉不舒服,怎么就得了丙型肝炎?还进展到肝硬化?

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病*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丙肝经过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是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

丙肝病*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途径传播。

丙肝为什么难发现?

目前,很多病人是在手术前检测、或是献血、或是常规体检时发现转氨酶异常,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患有丙肝。

为何丙肝病人一直都被蒙在鼓里呢?由于丙肝感染具有隐匿性,慢性丙肝的症状比慢性乙肝更为隐蔽,病人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肝功能正常或只是轻度异常,因此,很难在早期自我察觉,这往往导致许多病人到肝硬化、肝癌阶段,才发现患有丙肝。

丙肝的慢性化程度如何?

慢性化程度高是丙肝发病的一大特点,55%-85%的丙肝感染者会进展为慢性状态,其中20%-30%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进展时间约为感染后20-30年不等,肝硬化病人中约有75%左右将死于肝硬化本身或肝癌。

同时,丙肝进展速度与诸多因素相关,如感染者的年龄、饮酒习惯、感染途径,是否同时患有乙肝、脂肪肝、艾滋病等。

如果病人同时患有以上某种疾病,肝硬化、肝癌发生的概率可能会大大地提高,进展的速度也会加快。

因此,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丙肝防治的关键。

哪些人群建议进行丙肝筛查?

第一类,HCV感染高危人群,包括:

①有静脉药瘾史者;

②有职业或其他原因(纹身、穿孔、针灸等)所致的针刺伤史者;

③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

④有高危性行为史,如多个性伴、男男同性性行为者;

⑤HCV感染者的性伴及家庭成员;

⑥HIV感染者及其性伴;

⑦HCV感染母亲所生的子女;

⑧破损皮肤和黏膜被HCV感染者血液污染者;

⑨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主要是年前有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

⑩年前的供血浆者等。

第二类,准备进行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包括:

①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

②各种有创导管及其他有创介入诊疗者;

③内镜如胃镜、肠镜、气管镜、膀胱镜等检查者;

④血液透析人群等。

第三类,肝脏生化检测不明原因异常者,如ALT升高、胆红素升高者等。

来源:福建疾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