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会传染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咖middot和你谈王磊教授专 [复制链接]

1#

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十个“世界肝炎日”,今年国家卫健委确定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面对肝炎,我们要积极行动,全面遏制病*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本期和瑞基因栏目邀请到在临床上已有超过35年肝病防治经医院感染/肝病科主任——王磊教授,请王教授围绕肝病防治等相关问题进行专业、科学的解答。

和瑞基因

大咖

之声

王磊

Q1

根据您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学术造诣,目前我国的肝病有哪些流行病学特点?

王磊教授:慢性肝病是一个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疾病,引起慢性肝病的原因比较多,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性肝病,有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的脂肪性肝病,还有自身免疫性的肝病等,这些肝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进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

这几类常见的肝病中,对我国影响比较大的是慢性乙型肝炎。根据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大约每年有万乙肝病*相关的死亡病例。我们国家过去是高发区,慢性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达到10%。经过最近10-20年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普及,慢性乙肝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经由过去的10%降到了百分之6%。

另外,丙型肝炎我国大约有0万左右的病人,目前丙型肝炎可以通过治疗而彻底治愈。酒精肝、脂肪肝等其他肝病的患病人数也比较多。总而言之,慢性肝病在我国是一个主要的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

Q2

我国慢性肝病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针对慢性肝病,如何有效预防?

王磊教授:肝病,特别是慢性肝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可以进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细胞癌,给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怎么预防肝病?不得病是最好的,怎么样才能不得病?乙型肝炎,现在有很好的疫苗,而且我国现在进行了免费的新生儿计划免疫,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和赞扬。其他的一些慢性肝病,如丙型肝炎,过去主要是输血感染,现在这方面已经控制的比较好了,当然在临床上还要严格熟悉指征,加强丙型肝炎的筛查。酒精性肝炎,一定要控制饮酒的量,不要过度饮酒,更不要酗酒。其他的肝病也应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规范用药,这才能样对慢性肝病进行很好的控制。

Q3

如何有效预防慢性肝炎向肝癌的发展?

王磊教授:肝细胞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所以我们对肝癌的控制,应该要尽早。怎么早?早到什么时候?早到不得肝病。从公共卫生角度,如进行乙型肝炎疫苗的计划免疫;从病因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减少饮酒。

第二,如果已经得了肝炎,要积极治疗。乙型肝炎,现在已经有了疗效非常好的抗病*治疗。现在研究也发现经过抗病*治疗可以减少肝硬化的发生,可以减少肝癌的发生。丙型肝炎也有了非常有效的,甚至是可以治愈的一些药物。酒精肝实际上也是可防可治的,只要做到不饮酒、积极的治疗。其他的一些慢性肝病,像自身免疫性的或者一些其他的药物性的,只要是我们加以注意,也是可以控制的。总而言之,要控制慢性肝病的发展和进程。

第三,早诊早治,一旦发生了肝炎后,要尽早的早发现、早诊治。在临床上,我们也经常和慢性肝炎病人沟通,一定要定期复查。在随访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肝血管癌的迹象,就要及时诊断,及时处理。

过去,肝血管癌被称之为癌中之王。不容易早发现,一旦发现治疗效果都比较差。过去因为科技的不进步,我们在肝癌早诊方面是有一些缺陷的。

现在,基本上3~5公分的早期的肝癌,甚至小于三公分的极早期肝癌,是可以通过检测确诊。这样的早期、极早期肝癌通过手术、消融等治疗,部分患者是达到治愈状态的。

Q4

您特别强调了肝癌的防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那么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哪些?

王磊教授:如刚才所说,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酒精性的肝病患者、药物性的肝病患者等,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些因素与肝癌的发生也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家族史,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有明显家族/家庭聚集倾向。在饮食方面,长期进食霉变污染食物、含亚硝酸盐食物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还有喝酒、年龄等。我们发现在乙肝的基础上,如果有喝酒,到了肝硬化阶段,它发生肝癌的几率会相当高。年龄与肝癌风险密切相关,40岁后肝癌发病率呈指数式增加。

Q5

现在我们有哪些好的筛查/诊断方式能够早期发现肝癌?

王磊教授:一般来讲,像慢性肝病,比如说乙型肝炎,我们一般都建议患者定期复查,根据患者的病情,一般是每隔3~6个月,主要项目有肝功、乙肝5项、乙肝病*DNA等。因为乙型肝炎和肝癌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特别是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我们国家90%以上的肝细胞癌都是乙肝所造成的。所以说在乙肝的随访过程中,我们还要查一些针对性的指标,比如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甲胎蛋白(AFP)以及AFP的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DCP,又称PIVKA-II),因为AFP与DCP之间没有交叉的情况,各有利弊,这两个指标可以相互补充。

另外,还有影像学检查,现在最常用的是B超,对于一些高危人群,特别到了肝硬化阶段,个人建议可以更进一步用增强核磁共振或增强CT进行筛查。

即使采取了这些筛查,有时候肝癌也未必能够完全的筛查出来。因此在肝癌的筛查和诊断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指标,更精准更早期的把它给诊断出来。

Q6

肝癌早期诊断对预后有何重要意义?

王磊教授:早诊早治意义相当重大。过去我们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早诊早治理念和临床的实际应用,癌症的预后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改善,部分癌症甚至可以达到治愈。

慢性肝病、肝硬化所造成的肝癌,只要早期诊断出来,就可以及时的给予一些针对性的治疗,如手术治疗、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当然还有一些靶向药物,PD-1/PD-L1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以及一些其他的微创治疗方法。早诊早治,给病人带来了比较好的预后,同时给家庭、国家减轻了负担,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Q7

目前有哪些研究或者是临床的试验能够应用在临床上进行肝癌的极早期的筛查?

王磊教授:这几年,在肝细胞癌的一些新指标方面国内国际都有一些进展。特别是,现在通过对患者血浆游离DNA等标志物进行分析,可以更早发现肝癌发病线索,对临床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个人认为,这样的研究项目和临床试验发展前景巨大,对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有很大的帮助。针对任何临床的一些问题,需要国家、医院、医生以及患者、第三方服务公司等人员参与进来,进行巨大的投入。希望新的技术能够给肝癌的防治带来更多的助力,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关于PreCar项目

PreCar项目由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医院、医院与和瑞基因于年4月共同启动,将面向超过1万例肝癌高危人群,建立随访监控队列、开展为期3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依托高通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进行外周血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的筛选、鉴定以及应用。

PreCar项目较现有诊断金标准提前6-12个月筛查出极早期肝癌患者,转癌比率较完成随访患者的整体转癌率富集了13倍以上,显示出了优异的预警筛查性能。同时对于血清学检测为阴性的小肝癌患者,cfDNA检测阳性率为54.5%,有效提升了小肝癌临床筛查准确度。

和瑞基因依托PreCar万人随访队列基因组及临床信息大数据,通过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及多维度数据整合算法,构建符合中国人群的肝癌早筛全基因组特征模型,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多维度变异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实现肝癌早期/极早期无创精准筛查。相关产品将在近期落地。

推荐阅读

阶段性成果

项目相较现有诊断金标准提前6-12个月筛查出极早期肝癌患者

早诊提速

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研究者会议召开

-END-

栏目介绍:

是和瑞基因倾情打造的服务专栏,携手肿瘤行业资深专家、教授,围绕肿瘤预防与诊治、基因检测等内容,为大家提供专业、权威、实用、易懂的肿瘤知识分享。

往期精选:

何正富教授专访: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意义

宋勇教授专访:世界无烟日,我为烟控发声

喜欢,就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