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阿紫。
9月16日是全国乙肝宣传日,这个提起来感觉“陌生又熟悉”的病,似乎没有新冠传播的那样迅速,也没有狂犬病那样致死率百分百,但是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病”。
乙肝,隐形的生命威胁
可以放心的是:和乙肝病人同桌吃饭,并不会被传染。因为病*无法进入口腔、食道和胃肠道的细胞,人体消化道里也缺少病*生长繁殖所需的物质。
乙肝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母婴、性、以及破损的皮肤黏膜。在当下,接种疫苗,仍然是控制乙肝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是很可惜,我们至今未能达到%接种或免疫。
年,中国乙肝防控进行了一次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在当时的1-29岁的人群中,乙肝病*携带率(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75%,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高感染区”。
柳叶刀杂志的《乙肝在中国》提到,在中国生活着1.2亿乙肝病*携带者,大约是全球携带者总数的1/3。
1.2亿是什么概念?比德国、英国、法国整个国家的人口都多,哪怕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也达到了“十人一乙肝”的密度。
直到今天,这种沉默的慢性传染病,仍然是无法治愈的;我国现有乙肝病*携带者约万,近九成未得到治疗,如果不加治疗,它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致命的肝癌肝硬化:在中国,80%的肝癌是由乙肝引起的。
乙肝不仅是乙肝
乙肝不是一种会迅猛发作的疾病,从携带发展到肝炎至少有一二十年。
不做血检,感染者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感染了乙肝病*。病*进入肝脏细胞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疯狂攻击那些被病*感染但尚算完好的肝细胞,这就是急性乙肝发作。
肝细胞被免疫系统攻击,或是被病*蚕食后,丧失了正常的功能,就容易形成肝硬化。
为何感染乙肝的中国人这么多?
在中国,对乙肝病*的正式研究始于年。
虽然乙肝不是遗传疾病,但在七八十年代,几乎没有母婴干预的概念,母婴传播占我国婴幼儿乙型肝炎感染的1/3。
而血液传播的情况也相当的不乐观,直到年,使用核酸检测的方法对血库中的血液进行筛查,这才完全杜绝了因正规输血染上乙肝的可能。
在中国乙肝感染者的巨大基数下,疫苗是唯一的救赎。
年,中国的乙肝疫苗接种被纳入了免疫规划管理。疫苗接种九年后,年的全国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的携带率已经降到了0.32%。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方法,新生儿、免疫力低的人、乙肝阳性的家属等,都需要接种,并且要定期监测,发现体内乙肝抗体降低要及时补种。
往期推荐
_
●成年人的崩溃,从痛风开始
?点击阅读
_
●速冻食品真的很营养!
?点击阅读
_
●最伤害脊椎的8种行为,第1种你就正在做!
?点击阅读
你的一个“分享”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