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会传染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外就餐可能染上肝炎真正危险的是这一种 [复制链接]

1#

肝是一个默默付出,不言辛苦的器官,夜以继日地帮我们调节新陈代谢过程。

经常听周围的人说“经常在外吃饭,有可能被传染肝炎”。

由于生活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经常下馆子、点外卖,或者在外应酬。

听到这个说法难免让人感到有些害怕,毕竟肝炎不好治,甚至可能会引起肝癌。

肝炎真的那么容易染上吗?哪些肝炎可能通过“吃喝”来传染?

今天我们就来挖一挖肝炎的那些事儿。

病*性肝炎

肝炎是一种肝病的统称,常见的致病因素可能有病*、药物、酒精、寄生虫等等。

我们经常讨论的肝炎,通常是指病*性肝炎,引起病*性肝炎的因素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

肝炎病*入侵人体之后,在病*的作用下肝功能会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由于肝脏没有痛觉神经,不像心脏、肺、胃肠道,一有不舒服就能立马察觉,对于一般的损伤肝脏都默默承受,发现时往往已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病*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体液传播

通过感染者的体液,如输注带有病*的血液、性接触或者母婴传播。

粪-口传播

肝炎病*大量存在于患者的粪便中,一般经水、食物和日常接触传播。

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不同

甲肝:主要经粪-口传播;

乙肝:体液传播;

丙肝:体液传播;

丁肝:体液传播,丁肝病*需要借助乙肝病*才能完成增殖,所以丁肝只感染乙肝患者;

戊肝:主要经粪-口传播。

经常在外吃饭,会被传染肝炎吗?

乙、丙、丁肝主要通过体液来传播,没有粘膜破损的情况下,在外吃饭一般不会被传染。

甲、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如果食物、水源被病*污染,就有被传染的风险。

戊肝离我们并不远

戊肝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常见的猪、牛、羊等家畜,贝类等海产品均可成为戊肝病*的宿主。

研究已确定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家畜猪的戊肝病*感染率高,在猪肉、猪血,尤其是猪肝中可能含有大量戊肝病*。

在海产品的贝类和鱼中也检出戊肝病*。

因此,如果食用(未煮熟/生的)已经感染了戊肝的猪、牛、羊、海鲜等易感染戊肝。

在加工猪肉食品时,如果切割生食和熟食的厨具混用,也极易造成戊肝病*的传播。

此外,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也会感染戊肝。

戊肝喜欢“捏软柿子”

慢性乙肝患者

慢性乙肝患者感染戊肝后,肝衰竭发生率可达32%,发生风险为单纯乙肝患者的7.1倍,病死率为单纯乙肝患者的15倍。

约有10%的慢性戊肝患者会在2年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

老年人

老年人感染戊肝后,病情往往会比较严重,预后较差。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病死率高达25.6%,有慢性肝病基础的老年人病死率则更高。

孕妇

孕妇罹患戊肝后的预后差,病死率高达10%~25%。

妊娠晚期感染戊肝病死率为10%~50%,妊娠合并重型戊肝患者的病死率为56.25%,妊娠合并戊肝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甚至死胎。

戊肝可预防

虽然戊肝危害大,但可以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戊肝疫苗,已于年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使戊肝成为一种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

戊肝疫苗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16岁以上健康人群全程免疫一年后,预防戊肝病*的保护效果达到%。

由于戊肝自然感染不会终身免疫,建议在治愈后也要及时接种戊肝疫苗。

疫苗按照0-1-6月间隔接种三针,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可自愿自费接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